北京协和
医院妇科
姓名:李彩娟 >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宫颈疾病,性传播疾病,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特殊炎症,宫外孕,各种良性及恶性肿瘤
简介:李彩娟,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51年9月30日出生,1974年9月—1977年12月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生,1977年12月—1987年1月北京协和
医院妇产科住院医,1987年1月—1997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其中:1995年5月赴香港参加短期腹腔镜技术轮训,1995年8月—10月赴西藏行专项腹腔镜技术援藏),1997年—至今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r\r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已有28年时间,住院医时期得到了林巧稚主任亲自教导;主治医师时期能独立担任各专业组的病房,门诊及临床处理工作,197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至今.\r\r主要工作是担任妇产科临床第一线窗口性服务工作,即门诊工作,每天的工作十分紧张,每年大约有七千至八千人次的门诊量,此外,还有大量的腹腔镜、宫腔镜及阴道镜等的手术操作工作,同时也全面负责本院医科大学八年制学生的教学工作。\r\r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经验,无论是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特殊炎症,宫外孕还是各种良性及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都能做到准确、及时,对那些肉眼看不见,或是仅靠普通检查无法诊断的疾病,就利用内窥镜或影像学、B超声等其他高科技技术进行诊断治疗,目的是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技术方法,帮助每一位病人战胜病魔,并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每一位学生。\r\r此外,还在工作之余参加了一些临床科研工作,特别对宫颈疾病的研究及性传播疾病的研究,并发表了一些文章,同时也努力学习专业英语,并顺利通过了全国卫生系统英语A级考试。\r获奖:\r1992年--1994年共获中华妇产科杂志优秀论文奖三篇.\r1992年两部腹腔镜教学片获卫生部及北京市优秀教学片奖.\r1992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为参加者)\r1994年分别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协和医院医疗成就二等奖.(第二作者)\r1992年获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就三等奖.(第二作者)\r1996年获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的新药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r\r2002年全国卫生援藏工作先进个人\r发表论著:\r\r1。宫腔镜下取异物成功治疗不育一例报道\r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1,13:6第一作者\r2.宫颈双取器临床应用\r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5第一作者\r3腹腔镜下微波治疗妇科疾病\r生殖医学杂志1996,5:4第二作者\r4.宫腔镜检在不育及习惯性流产诊治中的价值\r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2,14:2第二作者\r5.腹腔镜下微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初步报告\r中国光电医学1992,1:205第二作者\r6腹腔镜检在妇科急诊治疗中的应用\r北京医学1994,1:29第二作者\r7腹腔镜下应用Nd:YAG激光及微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r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第二作者\r8.腹腔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妇科疾病\r中国激光医学杂志1996,5:3第三作者\r9.Thevalueofhysteroscopyinthediagnosisofinfertility\randhabitualabortiOn.\rChineseMed.Sci.Journal19927:(4);226第三作者\r10.妇科腹腔镜激光术\r中国激光医学杂志1992,1:1第三作者\r11.输卵管性不育的诊断\r北京医学1988年lQ:l第三作者\r12.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雌孕激素、受体测定及日服棉酚后的变化\r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220第四作者\r13.子宫内膜异位症泌乳素分泌功能的研究及黄体功能不足、不育的关系\r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1:14第四作者\r14.腹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附254例分析\r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1第五作者\r15.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用于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r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2第六作者\r16.女性下生殖道癌临床病理特征与人乳头状瘤病毒型别间的相关性研究\r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年8月第30卷4期第三作者